为确保新学期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全面做好新学期开学准备,2月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学期开学工作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在回龙校区综合办公楼110会议室召开,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伟忠主持,全院教师参加会议。
会上,王伟忠首先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以来在党的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引进、服务社会等各项工作上取得的成绩,感谢广大教师为学院发展做出的贡献。王伟忠指出,当前是学校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转变的特殊时期、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时期,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务必要有高站位,要将国际形势、国家战略、学校发展与学院建设相融合,明确认识到我们的核心任务是上好思政课,重要任务是加强学科建设,基本任务是提升课程建设质量,一定要围绕马院发展需要,积聚力量、创新机制、拓宽渠道,用好各项人才政策强力推进人才引育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要走内涵发展之路,以政治建院、教学立院、科研强院、人才兴院,努力锻造一支年龄学历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副院长梁立新传达了学校中层干部工作会议精神,对2023年度科研工作开展情况做了全面总结,并结合学院实际,对2024年科研工作进行布置安排,鼓励老师们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梁立新表示,新的一年,我们要凝心聚力,推动学院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大思政课创新研究中心”,围绕“大思政课”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形成一系列高水平研究和实践成果。
△会议现场
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孙叶飞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教社科函[2023]9号)。孙叶飞强调《准则》对建设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重要意义,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文件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文件所提出的十二方面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接着组织大家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开展学习讨论,“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全体老师要加强理论学习,精准把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及时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思政课堂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彰显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实效性。最后,孙叶飞结合当前正在推进的“大思政课”建设,就新学期教学工作作了具体工作部署。
王伟忠做了会议总结,要求大家继续深入学习和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2023),要在研讨中深入学、结合工作反复学,要结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2018)、《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的高校教师禁行行为“红七条”等内容严格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涵养师德师风,潜心立德树人,践行教育家精神,努力成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好老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贡献,也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为促进学校、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当日下午,为落实会议精神,保证“开学第一课”的顺利开课、提高教学啊、实效性,各教研室分别召开深入研习会和集体备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