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言“青”语,“声”入人心

发布者:赵悦辰发布时间:2024-05-26浏览次数:1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多措并举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融合,培养青年学子宣讲团,创新推动学生深度参与思政课,发挥朋辈榜样的力量让思政课内容“有引力”、方式“有活力”、阵地“有实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



学生宣讲进课堂

以“青”讲“新”形式创新

去年暑假,我在老家做博物馆的公益讲解员,在那里,我更深入地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在“万里红”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开展的“学生宣讲进思政课”的课堂上,学生宣讲员万大千与思政课教师同上讲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对文化领域中“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并呼吁更多的青年融入到社会大课堂之中。


新质生产力”是当前的一个热词,“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列为政府十大工作任务之首。在本次宣讲活动中,多场宣讲正是围绕“新质生产力”这一关键词展开的。宣讲员吕明越以“新”“质”“生产力”三个名词为切入点,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具体阐述,介绍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宣讲员袁美琪带着大家领略“新质生产力的青云万里”,以织毛裤、打弹弓等简单例子将新质生产力具像化,让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深入人心。



在这一堂堂的宣讲中,“尔滨热”和“淄博烧烤火出圈”的文化引领、“有一种幸福是老有所养”的民生温度、乡村法官、励志网红博主的奋斗故事……从中国制造到新质生产力,从遥不可及的目标到炙手可热的实物,从就业到养老,从法治社会到法治国家,宣讲团的成员精心研磨,以“青年宣讲”推动“青年大学习”,把“青言青语”带到青年身边,将他们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感悟,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传递给广大同学,激励广大青年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挺膺担当。


朋辈宣讲新思想

以“青”对“青”碰撞共鸣

如果我的PPT和稿子都是由AI辅助完成的,大家觉得怎么样?”宣讲员方宋煜同学抛出的问题一下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他为同学们带来了《人工智能魅力与挑战》的宣讲,用风趣的语言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宣时代之声、讲理论所学、扬青春气质。发挥朋辈宣讲青年力量,学思践悟立言立行为时代发声。宣讲团的同学们为了把课上得精彩,会在指导老师带领下查阅资料、撰写讲稿、多次磨课,逐步把教科书上的理论体系转化成自己的认知框架。宣讲团负责人万大千同学说:“每一场宣讲的背后都凝聚着我们的大量心血。我们和老师、团队成员一起,一次次的改稿,一次次的磨课。准备的过程中,稿子会经过一轮轮修改,有时候甚至会直接推翻、重新写过。但是当看到台下的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听讲时,就觉得努力都是值得的。”



此次宣讲活动的现场听众,来自英语212班的常思颖同学说:“本次宣讲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新知识,也领略了同龄人的风采,他们开朗自信,生动有趣,讲课内容也听得懂感受得到。”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青年教师曹源清,是宣讲团的指导老师之一,她说:“90后的我在00后年轻同学身上也学习到很多,我也会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在我的课堂内讲好青年的故事,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广大青年当中产生更多的共情共鸣。”


大数据与软件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徐志强的“形势与政策”课上也来了一位学生宣讲员。徐志强对宣讲团给予高度赞扬:“大学生宣讲团的宣讲,立足青年视角,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青年生活场景,是一次有温度有力度的朋辈宣讲,是创新的宣讲。




万里青年万里红,青年宣讲团通过思政课课堂实现与党的创新理论“双向奔赴”。青年宣讲员们也纷纷表示,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将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指导下,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以理论宣讲赋能朋辈思政,让宣讲“小讲台”激荡思政“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