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部署要求,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浙江大学-浙江省)开展浙江省高校思政课教师2024年集体备课系列磨课活动。6月26日,磨课活动我校专场成功举办,通过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云上大练兵平台面向全国直播。
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浙江大学-浙江省)负责人马建青在磨课会致辞中表示,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关心和支持下,我省高校思政课磨课活动逐渐形成品牌,不断成长、成熟,通过磨课,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成长,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集体备课中心也将牢记初心、不负使命,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思政课。同时,对线上线下参与活动的思政课老师表示了感谢。
△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
(浙江大学-浙江省)负责人马建青致辞
在磨课环节,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马建青,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领军人才李包庚,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杨华担任指导专家。浙江万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娟、曹源清、韩东奥、王誉霖四位年轻教师依次进行了教学展示。
△王娟教学展示:“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曹源清教学展示:“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韩东奥教学展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王誉霖教学展示:“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三位专家分别对四位老师讲课的优点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教姿教态、教学设计、备课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指出思政课教学的本质是讲道理,但在讲课过程中更要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备好学情,结合学生的关注点,解决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让思政课成为“有用”的课;备好教材,熟悉教材体系及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注重大中小学内容的衔接,明晰教学重点和难点,将理论讲深讲透,让思想课成为“有料”的课;备好内容,案例选取不宜太多太散,既要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又要与现实紧密结合,让思政课成为“有趣”的课。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叶飞对本次磨课活动进行了总结。她对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备课中心(浙江大学-浙江省)提供这么好的平台表达感谢。她表示,参加本次磨课的教师最长思政课教学教龄2年,多为刚毕业的年轻博士,在他们的成长关键期,有专家的专项深入指导,对本校思政课建设帮助非常大,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帮助意义非凡。她期待教师有更多机会参与这样的集体备课、磨课活动,也祝愿“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越办越好,不断引领我省思政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