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行2024年思政课教师暑期集体研修培训 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

发布者:赵悦辰发布时间:2024-08-26浏览次数:1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和内涵式发展,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2024821日至23日,浙江万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宁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了“2024年思政课教师暑期集体研修培训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除两校马院教师外,会议还特邀了兄弟院校马院教授、在甬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代表参会。


全体参会成员合影


2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赴宁海柔石故居参观学习。柔石故居为旧式木结构三合院建筑,内存实物70余件,生动再现了柔石烈士追求进步、投身革命的心路历程。尤其是柔石“故现今中国之富强、人民之幸福,非高呼人之读书不可”的教育救国理念使教师们深受震动,深刻认识到自身责任重大。


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柔石故居合影


22日上午,会议邀请了省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上海师范大学张志丹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形势与对策》主题报告,以上海师范大学推进“四位一体”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为例,探讨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的早期探索、现状及推动进一步建设的对策。


张志丹教授讲座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伍醒教授从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视角、结合思政课内容与大家交流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并从情感叙事-实践叙事-信仰叙事的角度论述了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法,提出教师要将中国共产党全面深化改革的智慧与方法“讲深”、将改革的意义与决心“讲透”、将改革的方向与共识“讲活”。


伍醒教授讲座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马建青基于分析全国1822名思政课教师的问卷调查,作了题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筑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之基》主题报告,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的现状、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思路,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整体素养指明了方向。


马建青教授讲座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丁彬教授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作了题为《高校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思考》的报告,从学科的视野与内涵、高校中地位与前途、独特性决定方法论等三个方面阐释了党史党建学科在高校思政课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丁彬教授讲座


专家报告结束后,举行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同题异构”教学示范活动。来自宁波孙文英小学的宋怡、宁海县前童镇初级中学的杨婷婷、宁海中学的冯益超、浙江万里学院的韩东奥及宁波工程学院的陈佳眉等5位老师从不同学段、不同视角、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进行了教学展示。之后来自大中小学的五位思政专家从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法运用等方面对5位老师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点评。专家们在充分肯定了本次教学展示亮点的前提下,针对每位老师的教学实际提出了宝贵建议。



23日上午,各教研室代表汇报了全省各课程暑期备课会精神,并进行了教科研融合、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经验交流。教务部副部长徐明伟强调要结合万里特色开展大思政课建设,将生活思政创新性融入到思政课堂中;学院副院长孙叶飞就新学期教学安排和思政课质量提升工程等工作了具体安排;副院长梁立新强调了科研的重要性、鼓励大家积极申报各级课题。下午,各教研室结合新学期开设课程进行了深入的磨课。



此次暑期集体备课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落细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一体化要求的有力抓手。为进一步推进我院思政课教学改革拓宽了思路、找准了路径,也为新学期更好地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