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共同探索
同学段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融合与创新”,随着浙江万里学院曹源清老师朝气蓬勃的开场语,2024年8月22日下午,由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浙江大学-浙江省)、浙江万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宁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宁海县教育局联合主办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同题异构’教学示范活动”在宁海正式拉开帷幕。
来自宁波孙文英小学的宋怡、宁海县前童镇初级中学的杨婷婷、宁海中学的冯益超、浙江万里学院的韩东奥及宁波工程学院的陈佳眉等5位老师从不同学段、不同视角、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进行了教学展示。
小学段代表宋怡老师由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生发,通过龙观乡改革前后的变化,生动阐释了何为永续发展;初中段代表杨婷婷老师以前童古镇生态旅游经济建设为例,通过“条件—措施—价值”的层层剖析,溯源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高中段代表冯益超老师采用问题式教学法,用6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胡陈乡能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大学段代表韩东奥老师,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辩证思维—实践思维(安吉余村案例)—理论思维”的维度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为大学段代表的陈佳眉老师,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三层理论进行溯源,再以横坎头村的案例为切入点,理论结合实际解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实现了理论-实践-理论的闭环式教学。
之后,来自浙江大学二级教授马建青、宁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新光、浙江万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叶飞、宁海县教育局思政课教研员胡志鹏、陈默等来自大中小学的思政课专家从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法运用等方面对5位老师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点评。专家们在充分肯定了本次教学展示亮点的前提下,针对每位老师的教学实际提出了宝贵建议。
专家们表示,此次活动,首先,增强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间的相互了解和认知。4个学段的5位教师在教学展示中不约而同都使用了案例教学法,用设问推进教学进程,很好地将地方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结合,实现了教学小课堂与思政大课堂相融合。
其次,从各学段思政课的特色来看,有递进性效果。小学是故事课堂,注重情感流露,凸显爱的渲染;初、高是中知识课堂,重在由情感认同推进到理论、信仰认同,而大学则是理论课堂,旨在坚定学生的政治认同、文化自信。
再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核心课程,目前思政课各学段(大中小、本硕博)、各门课程在遵循学生认知程度的基础上如何打通,各学段的教材、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的设置如何衔接,是全体思政课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浙江万里学院一直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摆在高处、落在实处,采用“学校+学院”的模式统筹进行大思政课建设。此前,先后在宁波市军休老年大学、宁波鄞州社会组织创新园、宁波下应街道湾底村等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与宁波外国语学校和宁波鄞州区东湖小学共建了“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在东湖小学开展“大手拉小手 少年齐向前”思政课手拉手活动,并由大学生带领朱雀小学同学踏上红色巴士,开展“大中小学移动思政课”的实践活动。此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同题异构’教学示范研讨活动”是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浙江大学)第一次在地方上举行的集体备课活动,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次重要实践。今后,浙江万里学院将以积极的态度,继续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改革中稳步前进、逐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