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心向党
爱上真理味
12月26日下午,我校第五届“卡尔·马克思杯”
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决赛暨“真理的味道”
大思政课风采展示活动
在钱湖校区53号楼109报告厅举行
党委书记王伟忠,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马建荣,党委副书记朱邦相出席本次活动。党委宣传部、教务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全体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生代表共同参加本次活动。
前期经过初赛、复赛,最终产生了七支决赛队伍,分别为商学院、物流与电子商务学院、法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外语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与研究生处。七支队伍将通过“思政知识竞赛”和“大学生讲思政课”两个赛事一决高下。
“思政知识竞赛”,主要考察大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每个代表队的9名成员参与线上答题,取前6名成绩计入团体总分。
“大学生讲思政课”,每个代表队选派1名学生,以演讲形式展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阐述思政理论问题或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根据现场评委评分确定名次,演讲时间6分钟。
竞赛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7名同学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中的相关专题,以“小切口,大道理”为切入点,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多元化、多角度阐述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感悟。学子们慷慨激昂的演讲充分展示了他们对理论学习的热情。台下连绵不断的掌声,是对学子们由衷赞赏的最好证明。
经过激烈角逐,各项赛事结果出炉。
领导们为获奖团队和个人颁奖。
在比赛现场,来自文化与传播学院的江城老师通过传“图”送“史”的形式,为我们带来了《何为信仰》的主题党课。他结合历史背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信仰的力量和意义,更通过讲解和互动,引导听众思考信仰的内涵和价值。
王伟忠对选手的精彩表现逐一点赞,表示“青年”与“思政课”的碰撞很有看点。他讲到,学校连续五年举办的“卡尔·马克思杯”竞赛已经成为我校的一项传统赛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品牌,育人成效显著,充分展示了同学们学理论、用理论的热情。我校师生积极备战校决赛、连年成功入围省决赛并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是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集中体现。
他提出三点希望与要求:一是要坚持胸怀天下,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铸魂育人。提高“大思政课”的育人质量和效果,以“真理的味道”品牌引领学校“大思政课”的建设,敦实“大思政课”的内涵,提高“”大思政课”的育人质量。二是要坚持师生至上,争做培育立德树人“大先生”。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教师作为办好思政课的主导性因素和重要力量,要率先垂范,弘扬教育家精神,不仅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要教之有物,做拓宽学生视野的“经师、人师、明师”。三是要坚持自信自强,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学生应融入时代大局,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紧密相连,自信自立,勇于担当,不负岁月、不负所学、不负重托,为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力量。
来自文化与传播学院代表队、获得此次“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第一名的袁嘉潞谈道:本次比赛为我提供了特别棒的舞台,让我有机会把身边的红色故事传播给更多的人。心中有信仰脚下才能有力量,今后我会继续努力,用青年视角讲出思政大道理,用青春话语唤起信仰强共鸣。”
“这场比赛不仅仅是一场理论知识的交流与学习,更是一次实践技能的锤炼与提升。通过这次比赛,深化了我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刻认识,激励我更加努力向上。”来自物流与电子商务学院代表队的杜彦宇说。
据悉,浙江万里学院第五届“卡尔·马克思杯”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决赛暨“真理的味道”大思政课风采展示活动由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部共同举办。竞赛旨在推动高校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以赛促学激发青年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以赛促教推动我校思政教育办好、走深、激活。12月28日,我校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将共同奔赴杭州参加省级复赛,期
待捷报传来!
让青年学生走上思政课讲台
在角色转变中引导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和方向
让“身边人”讲“身边事”
在情感共鸣中使思政课真正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