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第一!一等奖+11🥳🥳

发布者:赵悦辰发布时间:2025-01-14浏览次数:10


在理论学习中品味真理

在知识竞赛中强化信念

让党的创新理论滋养青年成长、指引青年奋斗

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青年大学生人生的自觉

111日,第七届“卡尔·马克思杯”浙江省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决赛在浙江工商大学圆满落幕。我校学子以总分第一(领先第二名44.5分)的成绩斩获本科组团体一等奖连续四年蝉联一等奖



本届竞赛以“青春心向党 爱上真理味 筑梦新时代”为主题,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委教育工委、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工商大学主办,吸引了全省共105所高校、55万余名学生的积极参与。今年是“卡尔·马克思杯”浙江省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赛制调整的第一年。竞赛采取“思政知识竞赛”和“大学生讲思政课”两种比赛形式,整体赛程分为赛前练习、初赛、复赛和决赛四个环节,分为研究生组、本科组、专科组三个组别共50个团队进行决赛比拼。经过激烈的角逐,我校本科生组成功冲入决赛团体20强,研究生组8位同学进入决赛争夺个人奖。


在“思政知识竞赛”决赛环节,我校10名本科生和8名研究生充分准备、勇敢迎战、奋力拼搏。最终,本科生组以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获得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9人,个人二等奖1人,更有7人全省排名前10被授予“学习标兵”称号。研究生组中,3人获得个人三等奖!



在“大学生讲思政课”环节,我校大三学生程心莉以得分第二的成绩喜获一等奖。程心莉以《“千万工程”里的万千幸福》为题,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浙江实践,应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述浙江“千万工程”20余年的实践故事,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千万工程”在促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成效,强调乡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在讲述中,她娓娓道来,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号召千万青年们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中,为万千幸福承担起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据悉,“卡尔·马克思杯”浙江省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是浙江省大学生学科竞赛A类赛事,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高校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真理的味道”大思政课建设。



一直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卡尔•马克思杯”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备赛工作,构建了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二级学院党委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自12月校赛结束以来,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组织参赛队伍选拔,悉心指导学生备赛,为参赛队伍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进一步激发了广大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提高了其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我校让学生“在生活中品尝真理的味道”的生活思政的生动实践,为推动我校大思政课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赛感言


大学生讲思政课”本科组一等奖获得者

物流与电子商务学院跨境电商22A3 程心莉

比赛不是终点,永远是沿途的风景。在大二的时候我就和学姐一起参加了校赛,“卡尔·马克思杯”从那时候开始就在我心里萌芽。12月开始,我就开始在自习室、食堂、寝室间往返,循环往复地练习思政课讲解。还记得队友间的陪伴与鼓励,也记得每一位老师的陪伴,记得自己日复一日的坚持,更记得我们拿下大满贯的欢呼。往后,我将继续保持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


思政知识竞赛”本科组全省第2

法学院法学22A4 李欣萌

参与此次“卡尔·马克思杯”比赛,于我而言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成长之旅。准备过程中,为提高做题准确率,我反复查阅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克服我最为薄弱的部分。这段经历加深了我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更锻炼了信息整合与分析能力。训练过程中,指导老师们暖心陪伴、有效指导,队员间彼此帮助、互相分享、加油打气。比赛时,众多优秀的对手激发了我的斗志,我既紧张又兴奋。未来,我会将把比赛中学到的运用到生活中,积极探索不止步。


思政知识竞赛” 本科组全省第3

商学院国际商务22A1 项冰艳

参加“卡尔·马克思杯”比赛是一次充满挑战与成长的历程。在准备过程中,我与队友们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深入钻研相关题目,反复推敲每一个理论细节,力求在理解深度与广度上不断突破。我们彼此交流心得,共同进步,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面对庞杂的理论体系和激烈的竞争,我们也曾感到迷茫和挫败。但在老师的开导和队友的鼓励下,我们坚定信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逐步克服了这些困难。最终,我们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不仅是对我们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团队合作和老师指导的最好回报。这次比赛让我更加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激励我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继续前行。


思政知识竞赛” 本科组全省第4

法学院法学22A4 赵文婧

于我而言,参与此次“卡尔·马克思杯”比赛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成长之旅。准备时,深入剖析思政知识,我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理解更为深刻,意识到理论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复赛中,看到对手们的优异成绩,我既感压力,又备受激励。矛盾的同一性就在于,双方利用对方的发展进而发展自身。这也是我在决赛中,取得比复赛名次更好的主要原因。总而言之,这次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更锻炼了我的表达与应变能力。未来,我将持续学习,以更积极的态度传播正能量,让更多人感受理论知识的魅力。


思政知识竞赛” 本科组全省第5

法学院知识产权22A1 朱诚

首先,非常感谢老师们的支持理解和认真指导,她们专业的指导与温暖的关怀,是激发我们斗志的强大力量。备赛过程忙碌而又充实,从参加校初赛,校复赛,又经过了省内复赛、决赛,一步步走来,一步步成长,为这么长时间的努力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队友们的向心力和老师们的推动力,让我稳定起自己的心态,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这次竞赛不仅是知识的比拼,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在这个过程中,我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增加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党史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对“八八战略”“千万工程”等战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等等。我始终感谢这一段一群人围绕一件事、一团火点燃一个梦的故事,生长为我记忆里长久的慰藉。


思政知识竞赛” 本科组全省第8

物流与电子商务学院物流管理22A3 徐泽菲

历经赛事磨砺,感悟思想魅力,奖项不是唯一的终点,专注欣赏沿途的风景。参加“卡尔·马克思杯”于我而言是一次思想升华的旅程。在备赛的过程中,看过初升的太阳,赏过深夜的月亮,与队友共同奋斗,如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漫游。在准备过程中,那些深邃的理论,不再是生硬文字,而是时代脉搏的跳动,如明灯照亮我对社会、历史的认知。比赛中,与众多优秀同学同台竞技,思维碰撞。此次经历,让我深刻领悟到马克思主义并非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是与现实紧密相连,它教会我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激发我不断探索真理的热情。未来,我将会把这些理论融入学习生活,以更科学的思维前行。


思政知识竞赛” 本科组全省第9

物流与电子商务学院跨境电商22A1 连伊馨

没有万全的准备就没有一定的胜利。参加“卡尔·马克思杯”理论知识竞赛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历时一个多月,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老师们给予了我很多关心和帮助,让我们在省复赛中不断突破自己,取得了好成绩。总之,“卡尔·马克思杯”知识竞赛不仅是对知识的积累,更是对思维的锤炼,激励我不断前行。


思政知识竞赛” 本科组全省第10

商学院会计学22A8 周子榆

参加“卡尔·马克思杯”,我收获满满。马克思说,“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备赛时,面对诸多抽象理论,我打起退堂鼓,这么多的题目和内容让我感到苦恼。但想到这话,我咬牙坚持。此次比赛,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度探寻,它教我用客观全面视角看问题。让我懂得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我愈发坚信,掌握马克思主义,能让我们在时代浪潮中找准方向,为实现更美好的社会不懈奋斗。正如马克思所言,“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通过比赛,我更加坚定了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决心,希望能在未来的道路上,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断前行。


思政知识竞赛” 本科组全省第11

外语学院英语22A6 徐欣恺

备赛“卡尔·马克思杯”知识竞赛的那段时间,对我而言既紧张又充满挑战。起初我的校内排名并不理想,这让我感到压力很大,甚至有过放弃的想法。但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我不愿意就这么轻易退缩,于是我开始加倍努力,不断提升自己。遇到不懂的问题,我就向老师请教,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寻找解决办法。老师们的耐心指导和心理支持,让我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决赛前,我还需要准备期末考试,虽然忙碌且压力重重,但我努力平衡时间,最终我们团队在省决赛中获得了第一名。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这段经历让我明白: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思政知识竞赛” 本科组全省第29

商学院财务管理22A5 王俊淮

回顾“卡尔·马克思杯”的备战比赛,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这是‘扎根’扎根的一段岁月。”在备战中,十个选手组成了一个团体,互帮互助、共同前进。玉汝于成,功

唐捐,最终,我们在决赛中取得了学校历史最佳成绩。老师说:“今天取得的分数和成绩总有一天会过去,但是这段为追逐目标而努力的岁月,是人一生的财富。”这届比赛对我而言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历程,从学院选拔到学校初选,再到最终名单确定,一路走来遇到过不少考验。但是“卡尔·马克思杯”追求真理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克服困难、锐意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