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大思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探寻“真理的味道”,走好新时代四明传习之路,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万里寻脉·浙韵思政”暑期社会实践队组织首次实地调研,深入探寻宁波本土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程实际情况,拉开了思政寻脉的探索之旅。
呦鸣青蒿 百砺成金
首站,实践队走进了位于宁波市区的屠呦呦展览馆。这是一座由旧居改造而成的展馆,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这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不平凡的科学人生。调研中同学们了解到,效实中学和宁波中学的求学经历,塑造了屠呦呦严谨求实、博览群书、学无止境的品格,也正是这份植根于宁波水土的“韧”与“钻”,支撑她在科研的险峰上披荆斩棘。可以说,屠呦呦“百砺得蒿”的成功之路,是根植于宁波、绽放于世界的科学传奇,也是激励甬城学子乃至全国青年勇攀科学高峰的灯塔。
∆实践队参观屠呦呦旧居展览馆
绪章赤诚 桑梓情炽
实践队第二站来到的是卢绪章生平展览馆。卢绪章先生的一生,是忠诚与担当的壮丽史诗。当宁波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这一重大历史机遇降临家乡时,73岁高龄的卢绪章再次临危受命、重返桑梓,担任宁波市人民政府顾问,践行了“国家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的使命担当。他用一生深刻诠释了个人价值的最高境界:与国家命运、家乡发展同呼吸、共奋进。他的故事,是宁波人爱国爱乡、勇于担当精神的最佳注脚。
∆实践队参观屠呦呦旧居展览馆
传哲方寸 丹心铸魂
实践队走访第三站,来到了充满艺术气息的孙传哲邮票纪念馆。这里珍藏了“新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大师”、宁波文化骄子孙传哲先生的毕生心血。方寸之间,天地广阔,他的设计不仅追求艺术美感,也更加注重思想内涵,每一枚邮票,都是他用心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载体。他将个人的艺术才华与国家形象传播、民族文化弘扬的使命完美结合,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文化自信的建立与传播,同样是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重要方式。
∆实践队参观孙传哲邮票纪念馆
此次宁波本土红色人物展馆的深度探访,对于“万里寻脉·浙韵思政”暑期实践团队而言绝非一次简单的参观,而是一场沉浸式的思想淬炼,一堂直抵心灵的行走的思政课。屠呦呦、卢绪章、孙传哲——三位从宁波沃土成长起来、最终闪耀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时代楷模,不断激励着学子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将个人理想融于党和国家发展的进程中,为宣扬浙江省优秀红色故事、产出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思政精品而步履不停、笔耕不辍。
∆“万里寻脉,浙韵思政”暑期实践队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