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在钱湖校区初心长廊虚拟仿真思政课基地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聚焦“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主题,结合《文化的力量》纪录片观看心得展开交流研讨。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全员参加,党总支副书记孙叶飞主持。
全体成员集中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重点研读其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篇”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通过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结合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的实践案例,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地方实践中不断丰富、在时代发展中持续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
会上,中心组成员就暑假期间观看的《文化的力量》纪录片做了交流分享,指出片中展现的浙江“八项工程”实践成果引发强烈共鸣——从良渚古城遗址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实现千年文脉数字化传承;从西湖、大运河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到“枫桥经验”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层治理创新,生动诠释了“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强盛的精神支撑”。

纪录片中浙江对绍兴古城“原汁原味”保护、编纂《宋画全集》等举措,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的论断。浙江“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对民营经济、基层治理的推动案例,生动展现了文化“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浙江“八项工程”中“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的宗旨,彰显了文化工作的人民立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为邦本”“和合共生”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推动“两个结合”在教学科研中落地。学院也应立足学科优势,将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结合,用优秀文化滋养学生精神世界,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
会议指出学习既是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系统深化,也是对“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的践行,大家也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把文化建设融入学院教学、科研、育人全过程,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服务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