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0日上午,“万里红·思政大讲坛”第二讲在我校钱湖校区行政楼112会议室举行。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原党委书记、社长、二级教授赵剑英应邀作题为“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历史发展逻辑”的专题讲座。
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宁波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院长、党组书记傅晓,宁波市社科院副院长王琪,宁波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康红磊,宁波市社科院党建研究所所长谢磊,校党委书记王伟忠,副校长余丹,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长邵鹏飞,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及学生代表共同聆听讲座。讲座由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长林德操主持。
赵剑英教授从文化主体性的概念阐释出发,指出文化主体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标识性概念,强调其核心在于以文“化人”过程中所呈现的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与辐射力。随后,他系统梳理了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历史演进,深入剖析了近代以来中华文化主体性面临的危机与重构历程,阐释了在探索与发展中不断增强文化主体性的路径,并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王伟忠对赵剑英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讲座是宁波市社科院与我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要成果,是一场高水平的党的创新理论学术报告。讲座内容见解深刻,对我校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希望全体与会人员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与把握,扎实推进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