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2026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通知》精神,对标思政课教学“八个相统一”核心要求,全力推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高质量建设,探索教学方式革新与研讨模式突破路径,10月20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在回龙校区2212教室举办“结构化研讨”实操培训暨2025年秋季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会,为思政课堂提质增效寻找新解法。

本次活动由董广军老师全程带导。董老师结合2025年暑期全国思政课教师基地研修所学,以“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为主题,从结构化研讨的运行原理切入,带领老师体验了“问题聚焦—分组探究—观点碰撞—共识凝聚—方案输出”的结构化研讨操作流程,并深入剖析“议题设计精准度”“研讨节奏把控力”“成果转化有效性”等关键实施要素,最后提出研讨反馈机制建设,为老师们提供了一套可落地、可复制的教学研讨新范式。

在实操环节,董老师紧扣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痛点”“难点”——“如何让理论阐释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怎样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思政研讨的热情”等真实问题,组织教师开展“头脑风暴+结构化梳理”联动研讨。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充分发声,从“议题设计角度”“互动形式创新”“评价方式优化”等维度提出建议,经分类整合、逻辑梳理后,形成多套可直接应用于课堂的结构化研讨教学方案,真正实现从问题出发,向实效迈进。
此次集体备课会以结构化研讨这一创新形式为载体,将教学改革从理念层面落到实践层面。参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培训不仅掌握了结构化研讨的具体操作方法,更打开了思政课教学创新的新思路,未来将把结构化研讨融入课堂教学,通过精准议题设计、多元互动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度参与,让思政课堂从教师单向讲授转变为师生思想碰撞的青春舞台,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