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党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紧密结合,4月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党员、教师和学生代表赴宁波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缅怀先烈、重温党史”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青山耸立,苍柏葱郁。参加活动的全体师生在革命烈士纪念塔前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现场庄严肃穆,大家排好整齐的队伍,师生代表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后,在哀乐声中全体师生向烈士默哀并三鞠躬,随后绕纪念塔一周,再瞻仰烈士墓,表达对革命先烈深深的缅怀之情。
祭奠仪式结束后,全体师生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详细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大家慢步前行,细细参观,在一幅幅照片和一件件文物前驻足观看。“一寸山河一寸血,四明处处留忠骨”,展览真实再现了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场景,展现了革命烈士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畏牺牲、顽强斗争的精神,也激发了师生强烈的爱党爱国热情。
丰富的党史资料,真实的场景布景,浓厚的红色氛围,全体师生沉浸在这特殊生动的党史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即时应景,把展览馆当课堂,有声有色地讲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声情并茂地讲述四明山革命烈士的悲壮故事。王立在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四明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程和樟村烈士陵园的总体情况,强调我们缅怀先烈的英雄事迹,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就是为了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展厅里,一根木桩诉说着烈士李敏的故事。董广军老师向大家生动讲述了“浙东刘胡兰”李敏的英勇事迹,他指出今天我们缅怀烈士,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现在的和平年代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要继承革命烈士的遗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青春和力量。在陈晓云烈士纪念墙前,肖意贞老师向大家讲述了“浙东抗日根据地第一位女乡长”陈晓云的故事,她面对敌人严刑威逼,视死如归,临刑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用生命书写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王建明老师说:党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此次活动将党史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结合起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大家接受的教育是生动而深刻的。
来自法学193班的中共预备党员张培钰说,“这样的现场党史教育,形式生动,内容丰富,既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也是一次信念的锤炼。我们新一代的青年,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接好时代‘接力棒’,走好当代人的长征路。”
师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主题活动,一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一定要传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