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至24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宁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喜迎二十大 思政有担当”思政课理论与实践教学研习会暨暑期集体备课交流会。校长应敏,校党委书记蒋建军,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伟忠,校党委委员、秘书长、党委宣传部部长王福银出席,全体思政理论课教师参加会议。
会上,全体教师重点学习了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并对新学全面开设新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作了讨论和研究。
△王建明老师在会议上传达暑期备课会精神
△祝青山老师在会议上传达暑期备课会精神
△陈金波老师在会议上传达暑期备课会精神
△李海军老师在会议上传达暑期备课会精神
△王海英老师在会议上传达暑期备课会精神
会议特邀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宁波大学学报》总编陈正良,浙江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首批国家本科一流课程负责人钭利珍作报告和指导。
△冯刚作了“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和思政课教师的担当”的主旨报告
△陈正良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和硕士点培育准备作了针对性指导
△钭利珍分享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的建设
以及国家一流课程的申报经验
会上,全体思政课教师与宁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开展深入交流学习。
△宁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新光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评价体系作了经验分享
△大会总结阶段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万松钱主持,并对新阶段做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开好思政课作了总体部署
△鲁海军老师汇报一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建设情况
△董广军老师汇报一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建设情况
△肖意贞老师汇报一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建设情况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梁立新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作了主旨发言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直属党支部副书记
孙叶飞总结会议讨论内容
孙叶飞对新时期新阶段思政课守正创新、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新课程、调整各课程学分、融合教学与科研等内容作了发言。
出席会议的校领导充分肯定了全体思政教师在新时期的责任与担当,对思政课程和思政理论课教师如何发挥作用提出了殷切期望。
△校党委委员、秘书长、宣传部部长王福银
在会上发表讲话
王福银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建设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思政课模式和内容的创新,备好学生的课,备好社会的课,努力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伟忠在会上发表讲话
王伟忠从大思政建设和学科建设两个角度强调,在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要从双循环全链条式发展入手,构建院内的微循环和院内外大循环的机制,加强互动交流,与生活思政互嵌融合,形成学校大思政特色。
△校党委书记蒋建军在会议上发表讲话
蒋建军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构建大思政建设格局和自主创新知识理论体系,抓好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校长应敏在会议上发表讲话
应敏对集体备课会的机制化表示了肯定,鼓励教师们在常态化的集体备课会中能够在不同板块和重点上延伸发展,为建设大思政课建设贡献力量。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发展建设中要统筹各方力量,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利用好大环境,抓住发展机遇,深刻分析学院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探索开展跨学院、跨学科研究所的新路径,切实做好学院发展和立德树人的关键性工作。
三天的集体备课交流会,内容充实,与会教师收获满满,这既是一次思政课程集体备课研讨会,也是一次深入的新时代思政理论课教师使命与担当的交流会,更是一次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推进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抓住发展时机,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开门办思政课,积极开展学科建设,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